多乐升级单机版游戏:
盛夏七月,骄阳似火。当大多数市民享受着清凉空调时,荆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的队员们却顶着高温,在来龙村展开了一场与恶臭污染的“较量”。这场持续多日的专项行动,不仅展现了环保铁军“为民解忧”的担当,更谱写了一曲“科技赋能、多方联动”的生态治理新篇章。
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,荆门全市建设了100多个环保微站,打造了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,执法人员都安装了APP,实时监控全市环境质量。7月中旬以来,来龙村环保微站的恶臭报警系统频繁响起,这一异常情况立即触发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应急响应机制——市支队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,联合恶臭监测平台运维方湖北正东电子、第三方检测机构先河公司及掇刀大队,启动“空天地”一体化排查模式。
“我们采用了无人机巡航、红外热成像、便携式检测仪等12套专业设备,对半径1公里范围进行地毯式排查。”工作组负责人介绍,通过构建“监测站+移动监测车+无人机”的三维监测网络,迅速锁定两大污染源:一是盈德气体厂区北侧的污水收集池存在敞口异味问题,二是来龙村微站点北侧10米处的垃圾回收点设置不当。
在盈德气体厂区,执法人员发现虽然企业正在对污水池进行初步密闭改造,但尚未完成,通过现场检测,污水池周边恶臭浓度峰值达55,厂界处检测恶臭浓度峰值为12,距离来龙村微站仅10米的垃圾回收点恶臭浓度峰值高达71。“根据现场情况分析,在夏季高温作用下,生活垃圾腐败产生的氨气、硫化氢等异味物质浓度激增,垃圾回收点距离微站太近,造成微站臭气浓度预警是主要原因,同时盈德气体污水处理站尚未完成密闭整改,产生的恶臭气体在特定气象条件下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”先河公司工程师根据数据进行分析解释道。
为防止问题反弹,市生态环境局同步建立三项长效机制:“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焦点。”执法人员当即行动,一方面联系来龙村村委会,建议重新规划垃圾回收点选址,将垃圾箱迁移至远离监测站点的区域,从源头避免异味干扰;另一方面紧盯盈德气体的整改进度,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优化施工计划,要求企业加快风机及管道安装,确保8月份前完成污水处理站密闭处理工作,从根本上消除污水池异味问题。据悉,盈德气体已紧急采购相关设备,目前施工正有条不紊推进;来龙村新的垃圾回收点也已完成选址,即将启动迁移工作。监测数据显示,整改措施实施后,来龙村站点恶臭值已稳定在正常范围,执法人员望着手中APP预警从红转绿后,执法人员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骄阳依旧,但来龙村的空气已重归清新。这场“科技+铁腕”的生态治理实践,不仅为村民们驱散了恼人的恶臭,守护了夏日的安宁,更以其精准、高效、联动的模式,为破解类似“城市病”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荆门方案”。它证明,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,唯有将科技的“慧眼”与执法的“铁拳”深度融合,方能精准破译环境难题的密码,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,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真切感受到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下一篇:世遗之城背后的“善治密码”



